在经历了多次浪潮之后,云计算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全新的格局。在2018年,全球云计算行业收入达到了1794亿美元,同比增长26.2%。国内市场2018年收入达到72亿美元,同比增长68.2%。中国市场虽然是后起之秀,但得益于庞大的市场需求,增长势头十分迅猛,且潜力巨大。
在国际市场上,已经形成了亚马逊,微软和阿里鼎足三分的格局,占据了超过70%的市场份额。聚焦到国内,则是一种群雄逐鹿的格局。不同于互联网时代的BAT三强争霸,据最新调研数据显示,2019年Q1公有云IaaS市场同比增长74%,但头部效应明显,从市场份额来看,除了阿里云以43.2%的占比稳居头把交椅外,腾讯、中国电信、金山包括后来居上的华为和百度等也纷纷开始抢滩云计算市场。不过,百度智能云则是2018年下半年才追赶上来的。
阿里云“恶虎独挡群狼”,苦撑榜首危局
可以说,阿里作为电商行业的鼻祖,算是中国最早涉足云计算的企业。由于淘宝、天猫等电商平台对于计算力的需求爆表,其很早就开始建设拥有强大算力的数据中心。也正因为这些,在2009年,阿里成为了中国第一家能够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。
目前阿里云的飞天操作系统、大数据平台、双中台和智联网AIoT已经成为支撑自身云业务的四大金刚,令其成为了国内第一、世界前三的云计算巨头,几乎垄断了国内六成的市场份额。不过,随着腾讯、金山、华为等云业务企业的急起直追,导致阿里云份额近些年来持续下降,这种情况在未来应该还会延续。目前冷眼旁观,颇有一种“恶虎独战群狼”的感觉。好在阿里云多年经营,壁垒森严,短期内仍将是国内云计算厂商的老大。
与阿里云白刃肉搏的腾讯云
虽然腾讯云的成立比阿里晚了4年,但凭借其强大的社交服务体系和游戏领域的资源,从2014年开始,经过5年苦战,在游戏,社交以及视频等领域抢滩成功。目前国内超过一半的游戏公司都是腾讯云的客户。除此以外,其在国外的市场也有起色,相继开通了香港、美东、美西、印度、泰国、莫斯科等节点,在全球25个区域,运营了53个可用区。
腾讯云2018年在 IaaS(基础架构即服务)和 IUS(基础架构公用事业服务)市场的份额在国内已经紧追阿里云,排名第二;在世界排名当中,也已经跃升至全球第六名、亚太区第四名,增速达到全球第一。由此,也成为了未来最有可能和阿里展开白刃肉搏的云计算服务供应商。
百度,云计算时代远去的“B”AT
从IaaS和PaaS整体市场份额来看,中国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,其中阿里、腾讯、中国电信、AWS、百度和华为占据了80.2%的市场份额。在IaaS市场方面,阿里、腾讯、中国电信、AWS依然位居前四,总共占据70.2%的市场份额;紧随其后的金山、华为和百度市场规模比较接近,并列中国市场第五位(5.2%)。作为曾经BAT首字母的百度,如今为何铁马金戈仅争得第五局面?
在互联网时代,百度作为最具有技术基因的公司,涉足云计算市场很早,在大概2009年即开始小规模部署云服务。但2010年前后,云计算市场,特别是企业云计算市场尚处于“混沌初开的状态”,成型的应用也以浅层需求为主,所以并未被百度看好。李彦宏在2010中国IT领袖峰会上谈及云计算的时候曾说到“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应用出来,但是如果企业想用云计算方式多赚点钱,不会太容易”。其实李彦宏这话也有道理,因为云计算是一场持久战。亚马逊的云计算业务AWS孵化了近10年才开始盈利,阿里云2009年成立至今历时10年仍处于投入期。在这种情况下,云计算领域的投资便被百度束之高阁了。
但是后来由于智能制造、智慧金融、智慧城市对云计算、大数据、AIoT发展的快速推动作用,以及对各行各业的改变之深,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,云计算市场遇到了突如其来的春天。百度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于是先将百度云升级为百度智能云,随后又宣布扩招数千人,希图大举进兵云计算市场。但作为一个需要技术积累和深度耕耘的领域,百度在云计算上并无太多亮点可言,虽然其技术优势可以聊补短板,但面对前有阿里腾讯堵截,后有华为等厂商围追的局面,能否反击成功,非常难说。至少从目前来看,昔日的BAT三强争霸,在云计算市场已经变成了群雄逐鹿……
中国云计算市场潜力无穷,但挑战巨大
虽然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前景一片大好,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多制约因素。首先,上云的成本和操作难度制约了企业向云计算迈进的步伐。其次,数字化发展水平也是制约因素之一。想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,才能最终让传统企业逐步接受云计算。另外,和早期互联网时代一样,云计算快速的演进,以及平台规模的不断扩大,使得木马、病毒、恶意代码等问题层出不穷,云平台的安全性受到了传统用户的质疑。最后,中国市场由于产业生态还有待于完善,目前的整体渗透率依旧较低,而国外巨头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,亚马逊AWS、微软Azure、谷歌云已经如影随形而至,这些都将对中国现有云计算市场格局产生强烈的冲击。